成都巴适关注

成都巴适关注 首页 天府魅影 查看内容

为什么我们没有三岁之前的记忆呢?

2022-10-18 10:07| 发布者: 企鹅车车| 查看: 204| 评论: 0|来自: 成都巴适网

摘要: 关于婴儿记忆缺失的问题早在100年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其定义为“儿童失忆症”,他认为记忆丢失是早期个体对性以及攻击冲动的压抑所致,此时大脑会将记忆阻隔在意识之外。不过他的观点并 ...
      关于婴儿记忆缺失的问题早在100年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其定义为“儿童失忆症”,他认为记忆丢失是早期个体对性以及攻击冲动的压抑所致,此时大脑会将记忆阻隔在意识之外。不过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而后来的研究者又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一群2--18个月大的婴儿分别放在装有风铃的摇篮里并将风铃绑在婴儿的脚裸上,让他们在短期内意识到风铃的存在。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再将这群宝宝放到新的风铃摇篮里,结果发现2--6个月大的婴儿没有表现异常,但9--12个月大的婴儿却有反复踢腿的现象,这就意味着3岁之前的宝宝也有记忆并且这种记忆不是瞬时的,同样会保留一段时间。我们的记忆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场景或者一件事物的线索越多你就越容易记住他,而如果想要重新回忆这个场景大脑就会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自动调动相应的抽象模型,这种记忆模式就叫做“抽象记忆”。

    但在婴儿这里这种记忆模式就行不通了,因为婴儿对身边的东西没有什么定义,还不具备抽象模型,换句话来说他们并不会利用篮球、背带这些抽象化的概念,不管看见了什么都只会停留在视觉层面,就跟照相差不多。在平日里他们的大脑会将眼前的场景通过类似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记忆方式就叫做“图像级记忆”。关于上述两种记忆模式可以理解为前者把图片转化成了文字信息,而后者就是纯粹地储存图片信息。

    早期人类想要系统的认识世界,建立有秩序的记忆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我们产生自我意识,以赋予每一样事物一个概念。当一个人没有形成各种不同的概念之前就不能理解不同事物之间的,也就很难形成连续且完整的记忆。各种实验又证明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在15--18个月之后才逐渐成形的。此外有科学家提出人类还可以通过语言来获取记忆,在婴儿时期有一套独立的语言,只有自己才懂得其中的意思,在后来我们学习母语就将这种语言替换掉了,所以以前的记忆也不完整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成都巴适关注 SEO综合查询

2016-2020 ruisoon.com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浙ICP备14040883号-1
返回顶部